GNOME-据称影响项目发展-基金会之间出现重大问题-STF-与德国资助方

电脑技巧6个月前发布 admin
27 00

根据5月27日IT之家的报道,德国SovereignTechFund(STF)基金会向PHP、GNOME等项目投资20.5万欧元,旨在增加生态系统的长期可持续性和安全性。这一投资金额合计约159.3万元人民币。GNOME官方博客最近披露,德国STF基金会与GNOME项目之间存在一些严重问题,具体细节尚未公开,但官方暗示这些问题可能导致GNOME项目在不确定性中前行,进而影响其未来发展。

GNOME-据称影响项目发展-基金会之间出现重大问题-STF-与德国资助方

IT之家此前亦有报道称,GNOME年度报告显示GNOME基金会在2023年出现11.99万美元的赤字(相当于86.6万元人民币)。GNOME基金会主席Robert McQueen发表文章指出,基金会在过去三年多时间中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年支出高于年筹款),主要依赖于4-5年前筹集的储备金来维持运营。为了确保GNOME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基金会将加强筹款力度。


高一电脑课第一章问题“什么是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要了解其意义和重要性

人类发展史上已经发生过的三次技术革命,这三次技术革命主要都是从新的生产工具诞生和应用开始的。

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第四次技术革命正在来临,而新能源技术革命将是第四次技术革命的突破口。

回顾人类技术革命的发展脉络,前瞻新的技术革命,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抓住难得机遇,中国将走出一条新型现代化之路。

大趋势:新能源主导第四次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不能消除经济周期,但危机往往又是转机。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中国科学院2009年度工作会议上预言,人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已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酝酿,而新能源革命将是这次科技革命的关键突破口。

在过去100年内,人类消耗了地球历经数百万年所集聚形成的碳氢化合物的一半,石油资源已过“供应顶点”。

与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不同的是,呼之欲出的新能源,将以可再生能源为主重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利用方式,从而催生以新能源为主导的又一次全球新技术和新产业革命。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穿透生物质能。

虽然各国从国情出发,开发替代能源特别是开发可再生能源各有侧重,但是,其中三大能源正成为大国着力开发的重点。

太阳能有望成为首选替代能源 据新华社记者欧飒2006年11月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州普罗米修斯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布拉德福德在新出版的《太阳革命》一书中预言,太阳能将在未来20年内成为功效最佳、价格最低廉的替代能源。

美国国防部国家安全太空办公室(NSSO)主持、有170多位海内外专家参与提出的一项研究报告建议,美国应在10年内开始实验宇宙太阳能发电。

2007年10月日本共同社报道说,根据这一研究小组的报告,如果能建成宇宙太阳能发电站,一年内采集的太阳能相当于地球上已探明储量的常规能源总和。

这项报告预测,2050年,宇宙太阳能发电站有望开始满足地球上的能源需求。

据俄塔社2008年12月报道,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站已在葡萄牙投入使用,年发电量可达9300万千万瓦时,足以保证三万个家庭的用电量。

2009年4月美国《旧金山纪事报》介绍说,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太平洋天然气和电气公司计划从2016年开始,向Solaren公司购买源自太空太阳能的电力,两家公司已签署为期15年的合同。

根据计划和合同,Solaren公司将利用发送到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将其转换成射频能并传输回位于加州的地面接收站,然后再将射频能转换成电能,最终并入太平洋天然气和电气公司的电网用于商业化发电。

日本政府将从2009年开始着手“宇宙太阳能发电”项目的研究。

此举不仅有利于扩大太空利用的范围,而且有助于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问题。

世界太阳能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参会成员已发展到34个国家和地区,开发利用太阳能,已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

据报道,迄今太阳能发电仅占人类能源需求的不足0.1%。

但是,利用太阳能的支持者相信,在全世界为寻找石油替代能源以及阻止气候变化而大举投资的推动下,一个太阳能时代可能正曙光初现。

开发生物燃料前景广阔 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化学态能,不仅能够发电、供热,而且能够转变为液态燃料和生物基产品,是能够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因此,很多国家都在开发生物燃料,显示广阔前景。

目前,美国和巴西是世界上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大国,两国乙醇产量占全球乙醇总产量的70%以上。

2007年,欧洲(主要是德国)的生物柴油生产能力已达500万吨(约合58亿升)。

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2001年全球所产石油的57%用于交通领域,其中汽车是耗能大户。

截止2007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已超过八亿辆,全球每年汽车产量仍超过7000万辆,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亿辆以上。

全球所生产石油的62%将用于交通领域。

巴西3/4的新汽车能够使用从纯乙醇到纯汽油的混合燃料。

美国提出,到2012年实现美国联邦政府购买车辆中的半数将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或电动汽车。

瑞典提出,到2020年不再依赖进口石油,主要利用森林废弃物生产的乙醇燃料。

生物燃料还将广泛用于生产和居民日常需求。

2004年5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德国应用生态学研究所分别发表研究报告预测,到2020年,西方工业国家15%的电力源来自生物能发电,将有一亿个家庭用生物燃料发电。

以玉米、大豆和甘蔗等粮食和油料作物等为主要原料生产乙醇燃料,不仅占用大量耕地与“与人争粮”,而且可能会破坏森林、湿地和草原,造成新的环境和生态灾难。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第二代生物技术研发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

开发第二次生物燃料的关键技术是催化酶技术,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使生物化学反应在温和的环境下进行得更加迅速、效率更高。

新型酶制剂能将植物中的纤维素分解成可发酵糖,并进一步转化为乙醇。

美国能源部通过资金支持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对纤维素催化酶进行优化,使第二代生物技术有望于2010年投入产业化和商业化。

第二代生物燃料具有如下优势: 首先,汽车发动机不需要改造就可以直接使用掺入生物燃料乙醇的汽油或柴油;其次,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的催化酶技术未来几年成本还将快速下降,具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第三,秸秆等纤维素类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

2007年1月美国公布的一项报告指出,2027年,生物燃料乙醇将拥有20%汽油市场,创造1100亿美元的经济增长,节约500亿美元的石油进口费用和增加240万个就业岗位。

核聚变解决全球性的能源问题 从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第一座核电站至今,全球已有核电站435个,核电年发电量已占全世界发电总量的17%,其中,法国80%的发电来自核能。

专家们认为,一旦解决了可控的核聚变难题,全球性能源问题将迎刃而解。

2005年6月,来自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和中国的代表在莫斯科达成协议,确定法国的卡达拉舍为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的建造地。

当今全球各地的核电站都是通过铀、钚等重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发生裂变反应来获得巨大能量,而核聚变反应主要是从海水中提取氢的同位素用于核聚变反应,从而产生巨大能量。

不仅海水中的氢在地球上几乎用之不竭,而且聚变过程产生放射性微乎其微,不产生核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很小。

科学家从一升海水中可提炼1/6克氚,其聚变后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释放出的能量。

浙江大学物理学教授盛正卯说,从海水中提炼氚技术已经掌握,问题是核聚变过程中不能实现可控,从理论上讲至少30年后可将海水聚变成能源。

几个大国在参与开发核聚变技术和应用的国际合作的同时,都在积极研究核聚变问题。

美国科学家提出,通过模仿太阳能中心核聚变发能原理,打造出微型“人造太阳”,为将来探索新能源带来希望。

2008年12月,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说,如果试验成功,科学家将向着建立现实核聚变发电站迈出第一步。

由于作为试验用燃料的氢在宇宙中普遍存在,“人造太阳”将有助于科学家探索一种几乎取之不竭的能源。

一些专家预测,人类有望在50年内实现可控核聚变,从而解决全世界面临的能源问题。

“到2050年,我们将可以使用一种本质上安全,可以提供可靠的、不排放碳的无限的燃料供应——这就是核聚变发电。

” 中国现代化之路:不可错失的又一次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曾错失三次历史性机遇。

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年至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错失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正在到来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对中国既是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不能重走欧美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老路,必须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现代化道路。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2007年,中国GDP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仍占11.8%;在就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率为40.8%;农村人口为7.27亿,仍占全国人口13.21亿的55%。

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村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

世界许多国家农业持续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 1、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耕地 中国以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

问题是中国人口继续增加,而耕地却不断减少,从1996年到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一亿多亩,人均占有耕地降至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能否保住18亿亩,对我国中长期粮食供应和安全有重大影响。

土地既是广大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又是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和粮食安全的保障,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产品标准化和效益最大化,农产品加工率超过90%。

要从我国农户规模小、经营分散的实际出发,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变,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3、要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管理方式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改革开放前,农业投资占到整个国有单位投资比重的5%以上,而到1995年,农业投资的比重仅为2%。

从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间,全国共建成水库(10万立方米以上)座,全国拥有有效灌溉面积7.3亿亩,占世界灌溉面积的1/4。

但改革开放30年来,仅建设各类水库827座。

很多发达国家都大力扶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增加研发投资,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这些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能源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工农业仍占很大比重,全国人民衣食住行需求迅速增加,所需能源不断扩大。

我们必须使用清洁能源,必须节能、减排,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才能走出一条新型现代化道路。

1、有效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 据国土资源部2002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公布的数据,我国煤资源量和基础储量分别为6860.62亿吨和3340.88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可开采储量为204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

主要问题是,不仅回收率、利用率低和损失严重,而且在消费过程中排放大量污染物。

据统计,从1949年到2003年,全国累计采煤350亿吨,而资源消耗量却超过1000亿吨,回收率平均不到30%,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煤资源回收率高达80%的水平;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0%左右,但利用效益低,特别是大量煤层气白白烧掉,成为主要环境污染源之一。

如果依靠先进技术,特别是采用清洁煤技术,我国煤资源不仅可以开采更长时期、减少对外能源依赖,而且能够大大改善生态环境。

2、积极开发和利用核能 据《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报道,我国迄今已投产核电装机容量约900多万千瓦,但仅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左右。

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优先选择是加快发展核电。

在核电发展战略方面,坚持发展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目前按照热中子反应堆——快中子反应堆——受控核聚变堆“三步走”的步骤开展工作。

积极跟踪世界核电技术发展趋势,自主研究开发高温气冷堆、固有安全压水堆和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技术,根据各项技术研发的进展情况,及时启动试验或示范工程建设。

据新华社记者蔡敏2007年1月报道,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位于合肥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通过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科院各专业组验收,并在进行物理实验过程,多次成功放电。

我国有可能成为最早实现核聚变发电的国家之一。

3、大力开发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 我国拥有丰富的风能、水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每年秸秆就达七亿吨,农业废弃物资源极为丰富,开发生物燃料潜力巨大。

为应对日益加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规划,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供应的比重,从目前的8%提高到15%左右。

能源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血液和强大动力,新能源的开发和广泛应用,不仅将保障能源供应,而且将不断改善环境。

我国走出一条新型现代化道路,不仅将推动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而且将对各国经济协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人类三次技术革命回望 一、蒸汽机“改变了世界” 工具革新在技术革命中占有主要地位,是产业革命的导火线。

1733年,英国兰开夏工人发明了飞梭,1764年,织布工人哈格里沃斯发明了珍妮纺车,效率提高八倍。

1768年,阿克赖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大机器”,世界第一个工厂诞生。

17世纪的科学革命已经提出“用火提水的发动机”原理,在专家和生产者大量研究和实验的基础上,1776年,瓦特制成了高效能蒸汽机,1785年,蒸汽机开始生产。

瓦特完成了从动力机到工具机的生产技术体系,他的巨大成功“改变了世界”。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大大加快了英国产业革命的步伐,带动了铁路、航运和工厂大规模生产的迅猛发展,引起能源消费结构从以生物能源为主过渡到以煤炭为主。

1870年,英国的采煤量已经占世界采煤总量的51.5%。

德国利用煤化学的科学成就,迅速发展了合成化学工业。

1873年,德国染料工业的产值、质量都超过英国。

合成染料工业带动了纺织工业(合成纤维)、制药工业(阿司匹林等)、油漆工业和合成橡胶工业。

很多天然制品被化学制品所替代,人类进入“化学合成时代”、“人工制品的新世界”。

二、电力技术“开创一个新纪元” 电力技术革命起源于欧洲,完成在美国。

1866年,德国维·西门子发明电机后曾给他在伦敦的弟弟写信:“电力技术很有发展前途,它将会开创一个新纪元”。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之际,在费城举办了有37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博展会上,美国展出了大功率发动机和电动机。

继西门子之后,贝尔于1876年发明电话,爱迪生于1879年发明电灯,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

在电力技术革命推动下,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纷纷把电力建设作为国家承建工程的重点,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电气化热潮。

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应用,导致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1886年,德国人戴姆勒在一辆四轮马车上安装了他研制的发动机,世界诞生第一辆汽车。

1927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汽车销售量达到1500万辆,美国成为“汽车王国”。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在滑翔机上安装了12马力的汽油发动机,试飞成功,“标志着人类进入航空时代”。

公路和航空等交通运输业以及电力的普及,引起能源消费结构从以煤炭为主逐步转向以石油为主。

据统计,到1862年,世界石油产量仅300万桶,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期间,石油业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商业和工业。

三、计算机——人类大脑的延伸 1944年,美国在国防部领导下开始研制计算机,1946年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开辟了一个计算机科学技术新纪元,拉开信息技术革命序幕。

计算机是信息加工工具。

如果说人类制造的其他工具是人类双手的延伸,那么计算机作为代替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工具,则可以说是人类大脑的延伸。

1996年第一台速度超过每秒一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超级计算机问世以来,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们一直在进行着一场竞赛。

2008年6月,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和美国能源部宣布,美国已研制出新一代全球最快的计算机,最大运算速度每秒1000万亿次。

2009年2月IBM宣布,该公司将建造一台能够进行每秒20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计算机,其运算能力相当于200多万台笔记本电脑。

阿根廷的《21世纪趋势周刊》网站援引美国微软公司的一项报告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生理界限将在2020年消失。

三次生产工具变革,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劳动效益和经济发展。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现在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技”的公式表示已经不够,新的公式应该是“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高科技次方”,即科技对生产力三要素所起的作用不只是用乘法按倍数计算,而是按幂级数增长。

能源消耗背景介绍 在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财富急剧增加过程中,大量消耗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和石油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全球大约40%的死亡事件与污染有关。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已有12亿人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患上多种疾病,全世界每年有2500万儿童死于饮用被污染的水引发的疾病。

2008年12月美国航天局发表的最新卫星监测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7年的五年间,地球上的南极、美国阿拉斯加和北极格陵兰岛的陆地冰川已融化逾两万亿吨。

全球变暖趋势愈加明显。

水温上升不仅导致永久冰冻土层甲烷大量释放,而且导致海平面升高威胁很多岛屿国家和地区以及沿海大城市安全。

生态环境恶化和全球变暖还引起自燃灾害越来越严重。

2008年9月美国《时代》周刊刊登的文章指出,近几十年来,洪水和暴风雨的数量每年增加7.4%,2007年受灾害影响的1.97亿人中,有1.64亿人是洪水受害者。

2009年4月发展援助组织国际乐施会发表一项报告预测,到2015年全球受干旱、洪水、粮食短缺影响的人数将达到3.75亿。

互联网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互联网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

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的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并不是一个互连的网络)。所有要连接的在ARPANET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

为了打破这个问题,于是ARPA开始研究多种网络(如分组无线电网络)互连的技术,这就导致后来互联网的出现,成为了现在因特网的雏形。

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使得所有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联网进行通信,因而人们将1983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之间。

1990年ARPANET正式宣布结束,因为它的实验任务已经完成。

第二阶段: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之后美国政府机构认识到,因特网必将扩大其使用范围,不应局限于大学和研究机构,之后随着世界上的许多公司纷纷接入到因特网,是网络上的通信量急剧增大。

于是美国政府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来经营。

第三阶段: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从1993年开始,由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因特网主干网替代。

就这一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因特网服务提供者,简称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可以从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得到多个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及路由器等联网设备。用户只需要向ISP交纳规定费用,就可以从ISP得到所需的IP地址,并通过该ISP接入到因特网。

扩展资料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的特点:平等、自由。

但美国一直以来都反对中国加入互联网络。1991年10月的中美高能物理研究会上,美方发言人沃尔特.托基(Walter Toki)再次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

经过托氏的努力,会后双方达成一项协议:美方资助中国联网所需的一半经费,另一半由高能所自选解决。然而,通往Internet荆棘之路并未因此而变得平坦。

当时北京出口所连接的每条线路都要经过仔细地检查。美国还限制对中国出中路由器。

经过重重波折,中国终于在1993年3月与互联网络连通。

参考资料:网络百科-计算机网络

”星球大战计划”是什么计划???

美国的防务计划用卫星,导弹 把别人的导弹打下来1983年 3月28日,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里,美国各地的电视观众正在收看电视节 目。

忽然,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总统里根的面孔,他以非常自信的表情、极有感染力的 语气开始发表电视演说。

几十年的电影演员生涯对于他的演讲技巧非常有帮助,70多 岁的高龄不但没有影响他的演技,反而使里根更具有了令人信服的领袖气质。

他以平 静的、但不容质疑的口气告诉人们:“……让我和你们一起展望有希望的未来,这就是我们要从事一项采取防御性措 施来对付可畏的苏联导弹的威胁……至今我们已使我们的威慑战略更依赖于报复的威胁。

但是,如果自由人民知道他 们的安全可以不依赖美国迅速的报复来威慑苏联的进攻,知道我们能在战略导弹抵达 我们或我们盟国的国土前加以截击并摧毁时,情况又如何呢?我知道这是一项巨大的技术任务,本世纪结束前可能不会实现。

然而今日的技术 高度成熟使我们完全有理由开始这项工作……我清楚地认识到防御系统有其局限性并会产生问题和分歧。

如果它们与进攻系统 配合,则可能被看成助长了侵略政策……我号召给我们造出核武器的科学界将其伟大的才能转向造福人类和世界和平的事 业;赋予我们使核武器失效和过时的手段…… 我正在采取重要的第一步,我将指示作出全面和深入的努力来制订一项长期研究 和发展的计划……美国同胞们,今晚我们正着手有希望改变人类历史航向的努力。

这将会有风险, 而成果也需要时间。

但是在你们的支持下我相信我们能完成它。

”美国总统里根说得如此美妙的这项计划究竟是什么哪 ?其正式名称是“战略防御 倡议”(Strategic Defene Initiative,即 SDI),简单地说就是使对手的核武器失效 和过时,与自己的进攻武器相结合会“助长侵略政策”的一项所谓战略防御计划,就 是要在太空摆战场,这与美国科幻电影《星球大战》非常相似,所以人们称其为“星 球大战计划”。

一石激起千重浪,对于这一石破天惊的计划,美国国内和国际上反应十分强烈。

40多名科学家联名发表了一份长达106页的声明,指出该计划将冒政治上的极大风险, 包括前总统卡特、麦克纳马拉、万斯等军政要人也发表声明反对这一能引起新一轮军 备竞赛的“星球大战计划”,美国前国防部长布朗提交了一份26页的研究报告,批评 该计划;而前国务卿基辛格、布热津斯基、国防部长温伯格等人则表示大力支持。

国际上,以苏联反应最为强烈。

3月27日,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发表讲话说: “天基防卫系统将证明是非常不可靠的……我们的结论是这种系统将使制造人感到失 望,它将只能导致新的一轮军备竞赛,并使第一次打击武器得到继续发展。

”5月5日,苏联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在《红星报》上称:“如果美国打算使太空军事 化,并因此打破目前存在的均衡,苏联除采取反措施外,没有别的选择。

”后来,苏联的新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也给美国的科学家写信,强调:“当今世界 没有人不为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担忧。

”并警告说:“特别是美国不要迈出这致命的 一步,否则将会导致核战争的升级和更加疯狂的军备竞赛。

”苏联并不仅仅是停留在语言上的警告,而是立即付诸“反措施”的行动,加紧发 展自己的空间反卫星、反导弹武器系统,研究对付美国太空武器的新战略、新手段、 新武器。

1987年12月,美苏最高级会晤前夕,戈尔巴乔夫出人意料地宣布苏联也有星 战武器。

据专家们研究后确定,苏联的宣布并不是恐吓,而是确有技术上的突破。

苏 联自从50年代起就在研究“脉冲能”,这是星战武器中不可缺少的能源,特别是苏联 对新型太空武器的研究,如作战卫星、激光、粒子束和“太空雷”等,都取得了一定 的进展。

据说“太空雷”能突破美国的太空防御系统,使太空防御系统失灵,然后以 常规导弹将其摧毁。

这表明新的一轮军备竞赛开始了。

对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并不相信美国对盟国的承诺,尤其是法国, 态度非常明确。

1984年底,法国总统密特朗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法国完全不同意空间 军事化的“星球大战”计划。

同时,法国还提出了自己的“太阳神”和“锡拉库萨” —2军事太空计划。

西欧17国还于1985年7月17日通过了法国总统密特朗提出的关于建 立与之抗衡的“尤里卡”计划。

“尤里卡”计划的目的就是要使西欧保持与“美国平 等的伙伴”地位。

可见,西欧也想在工业化和军事化的太空中占一席之地。

前联邦德国1985年6月21日正式决定支持法国的“尤里卡”计划,并决定不以政 府名义参加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

英国的态度比较积极,但也是有所保留。

1984年12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访 美时曾表示支持“星球大战”计划,但仅限于支持研究,而不包括部署。

意大利对此态度谨慎,总理克拉克西访美时虽然表示支持“星球大战”计划,但 强调在部署前要与苏联进行谈判,并继续遵守1972年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西欧其他国家态度都不积极,挪威、丹麦、芬兰和奥地利都宣布不参加“星球大 战”计划,荷兰、比利时态度暧昧。

日本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最感兴趣,态度也最为积极,不仅最先作出积极反 应,而且日本首相中曾根在国会答辩时还表示,对战略防御计划提供技术合同问题, 将根据1983年11月美日两国就向美国提供武器技术所达成的一揽子协议进行。

对于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根据自己的利益表示了不同的 立场,但不管该计划对人类是福是祸,美国都要一意孤行地进行下去。

天衣无缝1980年,里根还在为竞选总统而奔波于各地时,他的竞选班子中有一位现代战略 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战略——“高边疆”战略的概念。

这个人就是美国国防部情报局 前局长、里根竞选班子中的国防顾问丹尼尔·格雷厄姆将军。

里根入主白宫后,在传 统基金会的资助下,格雷厄姆将军组建了由30多名著名科学家、经济学家、空间工程 师和军事战略家组成的“高边疆”研究小组。

“高边疆”研究小组经7个多月的研究, 于1982年3月3日正式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High Frontier》(高边疆)。

这份报告提 出了美国开拓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总体构想,系统地论述了关于美国未来在军事、经济 和科学诸方面综合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总战略,并认为“高边疆”战略是“关系国 家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是美国能否在21世纪继续保持霸主地位的关键。

这一战略 主要内容就是实现“宇宙防御”和太空工业化。

“高边疆”战略得到了里根总统的认同和大力支持,于是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 大战”计划应运而生,并紧锣密鼓地全面展开。

1982年7月,里根颁布指令,规定了美国宇宙活动的主要方针,明确了美国太空 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宇宙防御”。

1982年9月1日,美国建立了航天司令部,从而为“那些想在空间向苏联挑战的人 奠定了组织基础”。

1983年3月23日,里根发表了著名的“星球大战”演说。

1983年6月,白宫决定成立由弗来彻领导的“防务技术研究小组”和由霍夫曼领 导的“未来安全战略研究小组”,开始了对“星球大战”计划在政治上、外交上和技 术上可行性及后果的研究。

1984年1月6日,美国总统里根根据上述两个小组提交的研究报告,签署了第119 号国家安全指令,命令有关当局迅速着手研究激光和粒子束等空间武器,为摧毁可能 对美国袭击的洲际导弹做好准备。

20天后,里根在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中正式把开拓“高边疆”列入国家战略 目标,并决定建造一个永久性的载人太空站,计划于1992年送上太空,标志美国开始 全面贯彻“高边疆”战略,不仅在军事上争夺太空,同时在经济上也着手开发太空。

1984年 3月21日,白宫确定由宇航员詹姆斯·亚伯拉罕森将军负责“星球大战” 计划。

4 月,美国组建战略防御计划局,里根任命詹姆斯为局长。

从1985年起,美国 开始每年为“星球大战”计划投入20亿以上美元的资金,“星球大战”计划开始全面 展开。

按计划预算,SDI工程将耗资近万亿美元,耗时四分之一世纪。

美国投大量人力物力、冒极大风险的“星球大战”计划能达到什么目的呢 ?“星 球大战”计划的正式名称是“战略防御计划”,而真正要防御的目标就是对美国进行 袭击的洲际导弹。

其基本设想分两部分:一是“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就是在宇 宙空间建立多层防御体系,将来袭导弹的飞行轨道分为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采取 不同的防御手段,前级防御层可以减轻后级防御层的压力,后级防御层可以填补前级 防御层的漏洞,摧毁穿过前级防御层的来袭导弹,达到全部摧毁来袭导弹的目的;二 是“反卫星计划”,就是研制和部署天基与陆基相结合的反卫星武器系统,以摧毁对 方的卫星。

“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是根据导弹从发射、飞行到命中目标过程的特点,建 立包括4层防御网的防御系统:第一防御层是助推期防御阶段。

由于导弹从助推器点火至穿过大气层阶段,导弹 飞行时间一般持续3~5分钟,会释放出大量炽热气体,并产生强烈的红外线或可见光, 很容易被探测到。

因此,防御系统必须及时探测到导弹的发射点、导弹类型和控制中 心,迅速摧毁导弹的助推器。

这一阶段的防御非常关键,因为发射后的导弹在助推后 期会放出若干个分弹头,包括再入飞行器的假目标,这将给以后的防御阶段增加极大 的困难。

因此,此阶段摧毁一枚导弹,相当于其后防御阶段摧毁数个弹头和数以百计 的诱饵,效费比高。

按计划每颗反导卫星可摧毁100枚以上的导弹,摧毁率可达99%。

第二防御层是后助推期防御阶段。

这一阶段通常持续6分钟,导弹母舱将放出多 个弹头飞向不同的目标,再入飞行器、假目标和其他辅助穿透设备也在此时被释放。

它们沿弹道曲线惯性飞行,穿出大气层飞向目标。

这一防御阶段使用陆基或舰载激光 武器摧毁漏网的弹头,理论计算摧毁率也可达90%。

第三防御层为中断拦截层,即对再入大气层之前飞行的前两层漏网的导弹弹头和 突防装置进行拦截。

这一阶段导弹飞行时间约10~15分钟,弹头数量多,真假混杂。

计划用电磁轨道炮或由地面发射激光武器以及其他非核反导弹武器碰撞杀伤等手段摧 毁,按要求命中率也要达到90%以上。

第四防御层为末端拦截层,即对重返大气层后的弹头进行拦截。

此时弹头飞临目 标只剩几分钟时间,可用反导导弹、动能武器、粒子束等武器摧毁所有漏网弹头,命 中率也要达到90%以上。

如能达到理论计算的要求,对来袭导弹总拦截率可高达99.999%,如此一来,美 国就算装进了保险箱,不用担心在核大战中与对手同归于尽了。

“反卫星计划”实际上是战略防御系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就是利用太 空基地的监视系统,对敌卫星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指令天基或陆基定向能武器系统 摧毁敌人卫星。

由于卫星在监视、预警、通信、导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战略防御 系统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对方的卫星失去作用。

因此,美国早在1977年就开始研制反卫 星武器,基本的设想是在截击机上使用攻击导弹摧毁对方的卫星,这一研究已取得了 一定的进展。

到SDI计划提出来时,美国已开始研制激光反卫星武器,并通过了可行 性论证报告。

这样,堪称天衣无缝的“星球大战”计划在理论上已被证明是可行的,在技术上 是可能的,似乎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里根总统最后的拍板,为“星球大战”计 划扫清了最后的障碍,太空摆战场已在所难免。

“亚瑟王之剑”对于“星球大战”计划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能否研制出有效拦截导弹的武器。

在 古代神话中和科学幻想中,有很多具有魔力的武器,随手一指,就会有强大的光束或 风束将敌人消灭。

太空摆战场,就需要这种武器。

在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中,有一 类全新概念的武器,就是束流武器。

SDI计划中,要研制的束流武器主要有4种:高能激光、粒子束、等离子束和强微 波射频武器。

其共同特点与抛射武器不同,其战斗部不是被抛射出去通过碰撞或爆炸 摧毁目标,而是像射出的高压水柱,它们是以强大的能量束射向目标并摧毁之,射速 极快,可达或接近光速。

对于束流武器的研制,近几年来,在武器输出能量、光束质 量、精密跟踪与控制及试验研究等方面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

激光技术出现于60年代,由于其无可比拟的特点很快就在军事上引起了重视。

19 76年美军用LTVP—7型坦克装载 100千瓦激光炮击落2架无人驾驶靶机;1983年美军用 400千瓦激光炮击毁5枚“响尾蛇”导弹;1989年美军用“米拉克尔”中红外高能化学 激光器,第一次成功地拦截和击毁了一枚快速低飞的巡航导弹。

30多年的研究,激光 技术在武器上的运用已取得了长足进步。

化学激光器、准分子激光器、自由电子激光 器、X射线激光器等都成为对助推段导弹进行拦截的最有效的高能激光武器。

SDI 计划中,部署在天基的高能激光发射器,其输出功率要达到几百至几千千瓦, 其中有两项关键技术:一是如需要达到每平方厘米10~20千焦的破坏阈值,就必须有 25兆瓦的功率做保证;二是要有15米直径的反射镜部署在空间轨道上,用以聚焦折射 激光束打击目标。

这两项技术美国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最后解决只是个时间问题。

粒子束武器类似于激光武器,主要是以电子或中性粒子为弹丸,利用电磁场把亚 原子粒子加速到近光速的高能状态,再靠磁场的作用聚集成密集的高能强粒子束流射 向目标,以巨大的动能摧毁目标。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个带电粒子源使这些粒子经过 一个电位场的加速,形成粒子束。

由于粒子束在击中目标的瞬间可产生8000摄氏度的 高温,不仅可使目标表面迅速破碎和气化,而且高能粒子束还会在目标附近形成附加 电场和大电流脉冲,在瞬间将目标内部的电子器件击穿。

可见,粒子束武器对目标的 破坏能力比激光武器更大。

目前,粒子束武器研制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粒子束 必须能传播较远的距离才能有效摧毁目标,在几百兆电子伏能量和 0.25~1安培流强 的条件下,怎样才能产生扩散度很小的中性粒子束?二是中性粒子束不能穿越大气层, 这就必须将粒子束武器部署于太空的轨道上,缩小加速器的尺寸和减轻其重量就成为 另一个难题。

按SDI计划的要求,美国要在低轨道上部署 10~40个粒子束武器,每个 重达60吨。

等离子体炮虽然叫做炮,但不是用炮管发射等离子体炮弹的炮,也是一种用加速 器产生多股高速大密度等离子体攻击目标的武器。

这些等离子体内磁场很强,足以使 等离子体保持一段时间,因而可像中性粒子束一样作为武器使用。

等离子体炮最大的 优点是制造和使用比中性粒子束武器容易,而且体积小,效益高。

强微波射频武器是一种以高强度辐射场包围目标,使其敏感的电气和电子线路产 生致命的电压和电流而遭到破坏,是攻击C�3I系统、隐形飞机和反辐射导弹的有效 武器。

其基本原理是使用超高功率微波发射机、大型天线及有关设备组成射频武器系 统,利用大功率微波的电磁场,以光速迎击并摧毁来袭目标的电子器件,使之控制失 灵。

可见,束流武器就是把能量汇聚成为一束极细的能束,沿着精确的制导方向以近 于光速发射出去,对目标进行杀伤。

其特点是能量集中,速度极快,射程远,精度高, 比抛射武器有很大的优越性,堪称“亚瑟王之剑”。

谁击落了轰炸机1987年9月27日,美国一架B—1型轰炸机突然坠毁,6 名机组人员3人遇难,令人 惊讶的是击落飞机的是一只大鸟。

一只重 6.8公斤的白鹈鹕竟然撞落了几十吨重的轰 炸机。

巨大的冲撞力是从哪产生的呢 ?原来是靠速度而产生的,这就是动能。

物理学 有个动能公式:E=MV,物体相撞时产生的动能E等于物体的质量M与物体运动时的速度 V 的乘积。

也就是说,动能的大小既取决于物体本身的重量,也取决于物体运动的速 度。

小鸟撞毁飞机的怪事以前也时有发生,这给科学家以很大的启示:既然只有飞机 千分之一重的鸟可以撞落飞机,那么靠物体碰撞时产生的动能也可以作为一种武器摧 毁目标。

于是,动能武器的概念就提出来了。

所谓动能武器就是利用高速运动的弹头 通过直接与目标相撞而摧毁目标的武器,包括非核动能拦截弹、电磁炮和反卫星导弹 等。

在“星球大战”计划中,对于摧毁来袭的导弹,运用爆炸特别是核爆炸以摧毁来 袭导弹,虽然十分有效,但也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和副作用,而使用动能武器则可以消 除这种不利的影响。

于是,美国开始大力研制动能武器,共设立了包括大气层内外非 核摧毁技术、超高速发射技术、对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助推段截击技术等11个技术项 目。

非核动能拦截弹是利用与来袭导弹碰撞时产生的巨大动能来摧毁目标,而不是靠 核装料的爆炸摧毁目标的一种拦截导弹武器。

根据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不同的使用 特点可分为两种。

用于大气层外拦截的是一种以陆基为发射台的三级拦截弹,拦截点 的高度在160公里左右,以9公里/秒的速度撞击并摧毁目标。

与核装料弹相比,其最 大的优点是既可携带几十枚弹头摧毁不同的目标,又避免了自相摧毁的负效应。

用于 大气层的拦截弹通常是两级火箭导弹,飞行速度在5~6公里/秒,射程200公里左右, 拦截高度15~50公里,发射重量5~7吨。

1984年6月10日,美国陆军在南太平洋夸贾林岛上空185公里处以“民兵”—1 型 模拟导弹为目标,对非核动能拦截弹进行了试验并取得了成功。

同时,美国还进行了 小型雷达寻的拦截的研究,至1987年已先后进行了7次靶试,大部分拦截成功。

电磁炮是靠电磁力而不是靠传统的发射药把弹头加速,以弹头的动能摧毁目标的 新武器系统,包括“直流低压导轨炮”、“交流同轴线圈炮”、“重接炮”和“电热 炮”等。

其基本原理是以两根导轨和一个电枢形成一个电路,通过电枢的电流同导轨 上数兆安级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之间形成洛仑兹力,推动电枢沿导轨加速行进,带动有 制导的战斗部加速,最后以 10~20公里/秒的高速射出,弹头产生的撞击力足以摧毁 任何目标。

电磁炮的特点是速度快、炮口动量大、加速均匀、对弹头影响小、命中精度高、 杀伤威力大、发射时无声响、无烟雾、无炮口火焰等,电磁炮的发明揭开了火炮发展 的崭新一页。

美、英、德、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目前都在重点研究坦克电磁炮,利 用电磁炮弹的穿甲特性使其在反坦克战场上大显身手。

美国急于将电磁炮用于“星球 大战”计划之中,虽然由于超导技术的迅速发展,电磁炮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距离在太空中实用还存在很多问题,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提高射速。

反卫星导弹的研究开始较早,60年代美、苏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70年代美国 开始研究非核战斗部,1977年正式命名为“ASAT卫星拦截弹”。

这种小型寻的飞行器 是采用红外制导、自动识别跟踪和瞄准目标的攻击武器,其有效作战半径在1000公里 左右。

1984年初至1985年底,美国先后进行了5次试验,其中第三次是在1985年9月13 日进行的,以一颗废弃的卫星作靶子,F—15战斗机在 10公里高空发射了一枚反卫星 导弹,该弹在自身制导装置的引导下进入目标卫星轨道,随后分离出一个15分斤重的 自动寻的弹头,以每小时1.74万公里的迎面速度冲向目标,将卫星撞得粉碎。

“智能卵石”拦截弹是在“星球大战”计划的实施中提出来的,是对该计划进行 修改的产物。

“星球大战”计划总共要耗资近万亿美元,需要20多年的时间,这一直 是该项计划反对者的主要攻击之处,而且该计划在具体实施中发现,存在的困难要比 最初设想的多得多。

特别是美国国会加强了对该计划预算的审批控制,批准的经费逐 年减少,这使白宫不得不寻求一项较易实现又降低费用的折中计划,以争取各方都能 接受。

1989年 2月9日,美国SDI计划局局长亚伯拉罕森在离职报告中声称:“我认为只 要继续努力,按参谋长联席会议关于改进后的第一阶段作战使用要求,采用‘智能卵 石’方案,在2年内可被证实,3年后可开始部署。

”在降低经费的问题上,他特别强 调说:“到1994年,一套‘智能卵石’系统将可随时部署,费用为 250亿美元,仅是 SDI计划第一阶段所需费用的1/3。

”在此,他正式建议采用“智能卵石”方案。

亚伯 拉罕森的建议得到了新任总统布什的支持,“智能卵石”计划开始实施。

所谓“智能卵石”就是一种灵巧的小弹头,具有能独立探测、跟踪、识别和攻击 目标的全自动装置。

由于其重量较轻,一枚“大力神”运载火箭可携带百枚“智能卵 石”进入预定轨道,这比发送重达数吨的庞大束流武器发射装置要经济得多。

特别是 “智能卵石”的全自动装置,使其只要地面给它一个指令,就可见机行事,完成拦截 任务,不必依赖易遭攻击的指挥控制中心。

这种“智能卵石”装有能探测数千公里外飞行目标的高分辨红外探测器,敌方导 弹一露出云层就会被发现,高功能计算机同时会指令启动小火箭发动机,引导“卵石 ”高速冲向目标,并与之同归于尽。

这种方案比原计划经济易行,技术上容易实现, 因此,美国计划于本世纪末部署10万枚“智能卵石”于太空不同轨道之上,代替原计 划中的激光、雷达网与电脑组成的作战管理综合网络。

动能武器与束流武器相比,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遇到的困难较少,费用也较低, 这使美国政府改变了两者并重的政策,而是突出重点,侧重于动能武器的研制,并逐 年增加经费,使动能武器的研究与试验逐渐接近于实用。

动能使飞鸟可以撞毁飞机,动能武器击落来袭导弹的日子也不会很远了。

“星战计划”计划向何处去美国耗资巨大的“星球大战”计划看上去令人眼花缭乱,似乎天衣无缝,难道“ 星球大战”计划真的像美国人所吹嘘的那样万无一失、无懈可击吗?美国真的有必要 进行这项计划吗?对于“星球大战”计划,美国人一直非常乐观,在该计划提出之前,美国的“氢 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就曾断言束流武器拦截导弹是可行的;“星球大战”提出之后, 里根总统的科学顾问乔治·基沃斯又宣布80年代末就可研制出攻击地球同步轨道上卫 星的激光武器;1984年3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德芬尔在《战略防御倡议》报告中说: “我相信,当我们进入下一代时代时,我们巨大的财富,我们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 将使总统的理想变为现实。

”而SDI计划局局长亚伯拉罕森信心最足,1984年5月他在 国会关于SDI计划的证词中十分肯定地说:“在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能把较成熟的 波束发生器的性能提高到武器性能的水平。

”但事实证明,这些人的乐观根据是不足 的。

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激光专家布洛姆伯根和帕特尔为首的17人束流武器技术评 审小组在经过1年多的研究后,于1987年4月23日提交了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竟然是 束流武器目前在关键部件上性能要提高几个数量级才有实用的可能,这将需要至少10 年以上的时间,也就是说在本世纪末部署束流武器已无可能。

SDI计划共设计了 5大项目,其中4项是单项技术,只有最后一项是系统分析和作 战指挥及管理,而系统分析这项最为重要。

因为星战计划包括 4个主要防御层次,每 个层次又将使用多种拦截武器攻击数以万计的真假目标。

这种包含近百个子系统的大 系统,系统效能非常关键,即使单项技术达到了要求,全系统的总体性能和功能如何 是难以进行全面实验的,最后可行性、可靠性报告很难找到充分根据。

而最让美国人头疼的是SDI系统的生存能力。

天基部件长期位于可预测的轨道上, 体积又大,生存能力非常低,相比之下,比弹体、母舱和弹头要脆弱得多,容易被反 卫星武器、激光武器、太空雷等所摧毁。

如果不能解决其生存问题,耗资巨大的 SDI 计划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星战计划使用了大量的计算机,这又增加了一个非常难以克服的困难,就是软件 的错误率。

目前最好的软件技术是在1000行程序中出现 3个错误,而短短几十分钟的 战斗计算机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整个SDI系统要连续进行1000万到1亿行无错误 的计算机程序运算才能保证防御的有效性。

即使按1000万行程序,以千分之三的错误 率,就是要出现 3万个错误。

而一两个关键性错误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失灵。

可见, 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星战计划距实战还十分遥远。

除此之外,星战计划要部署到太空中的总物资量多达 9万吨,航天飞机至少需要 5000次的发射才能完成这一空前繁重的运输任务。

以目前美国航天飞机每年平均发射 十几次至几十次的能力看,要100多年才能完成。

世上没有突不破的防线,不要说星战计划一时难以实现,就是真的实现了,有矛 必有盾,几十年的时间内对手完全有可能研制出破解的武器系统,靠发明一两样新式 武器以取得一劳永逸的安全是不现实的。

从全人类的角度来看,耗费地球有限的资源 和财富,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把人类互相残杀的战场摆到太空,这明智吗 ?上苍 如果有灵,会不会发出埋在人类心底的一句疑问:“星球大战”计划,你将向何处去?!寿终正寝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
立即登录
none
暂无评论...